更新时间:2024-12-10
潜艇在水中升空的鱼雷除了可以用声制导模式之外,为了减少射程和提升反击击中精度,往往还不会使用线导的模式,这种鱼雷就被称作线导鱼雷。正如你猜测的那样,线导鱼雷在屁股后边拖着一根长长的导线,这是德国人首先发明者的一种鱼雷制导方式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德国人研制了“云雀”鱼雷,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线导鱼雷。后来在1950年,美国人仿造了德国的线导鱼雷,发展出有了第一代MK37-1型电动自导线道鱼雷。1957年,美军又服役了MK39和后期的MK45这两种类型,都归属于第二代线导鱼雷。
在60年代末,美军服役的NT37-2C型鱼雷,是第三代线导鱼雷。到1975年,美军研制成功的MK48-1型鱼雷,为第4代线漏鱼雷。其他国家比如意大利,瑞典和英国都研制出了先进设备的线导鱼雷。
线导鱼雷作为一种先进设备的制导鱼雷,也显然是在鱼雷后边有一根长长的导线。不过,这根导线不是普通的线,是由类似材料做成的。它本身十分粗,设计长度超过几十公里都没问题。
线导鱼雷到了鱼雷反击的末段之后,靠自己的声自导系统锁定目标,就可以瓦解导线,朝目标展开反击了。线导鱼雷的反击一般分成5个阶段,首先是升空进水之后,找寻自己的适合深度。抵达预计深度之后,根据母舰测量的参数和鱼雷导线传回的目标运动诸元,展开弹道修正。
在距离目标一定距离之后,打开鱼雷自导装置,线导与自导同时展开。只有到鱼雷更加相似目标时,才不会截断导线。转入自导跟踪和再行搜寻阶段之后,和声自导鱼雷完全相同。
线导鱼雷如果因为故障丧失线导能力或者导线脱落,鱼雷就不会自动改以声导搜寻。用作鱼雷制导的导线只有头发丝那么粗,不过它可以每秒钟双向传输14个信息,导线的长度最低可超过46公里。
到80年代以来,光纤制导技术大力发展同时,也被用作鱼雷线导方面。比如传输距离为100公里的外径8.7毫米的光缆,总重量才6.6公斤,相比之前的100多公斤的鱼雷导线来说,优势非常明显。而且也比之前的信息传输量提升了五倍,每秒钟超过七十多个信息,波动十分小,在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都十分勇猛。
较为先进设备的线导鱼雷,比如英国的MK24型鱼雷,早已开始用于光纤制导,性能十分勇猛。最初德国人公布发明者线导鱼雷的原因,就在于水下的无线传输以及声波传输都比较慢,延后得意,因此才用于导线的方式来掌控鱼雷。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种制导方式没缺点,由于水下各种情况都有,比如水下植物将导线折断,或者其他的各种障碍物卷曲而造成导线最后丧失起到,鱼雷将不会改以声自导反击模式,反击准头大大降低,有可能就不会丧失目标。有一些人指出,使用线导鱼雷的模式无法倒数升空鱼雷,这几乎是杞人忧天。
因为线导鱼雷一般情况下都使用的是涵道螺旋桨,其螺旋桨受到维护,出于静音等目的不是使用权利桨的方式,基本上会排出异物。一般情况下,为了不影响舰艇的反击机动能力,还有维护导线,在升空舰艇的一端,一般来说还不会随着鱼雷升空出长大约30~60米的软管,防止导线与舰体认识损毁。线导鱼雷需要提供目标和鱼雷,以及升空平台的方位和运动轨迹,这些数据都需要表明在鱼雷射击控制系统的表明屏幕上,让潜艇兵需要随时仔细观察和辨别以及指挥官,操控鱼雷反击目标。
本文来源:od·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-www.qysm32.cn